股票配资哪家好推荐 列宁为何如此器重中国志愿兵团?连墓碑都要紧靠在一起

发布日期:2024-09-24 23:05    点击次数:123

股票配资哪家好推荐 列宁为何如此器重中国志愿兵团?连墓碑都要紧靠在一起

之前有粉丝私信我,希望介绍一下在俄国十月革命中中国志愿兵团的相关情况。这个选题的主要文献资料,是苏联作家诺沃格鲁茨基与杜纳耶夫斯基历经三年走访查考后整理成书的《中国战士同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曾于1961年在国内发行过中译版,该书详细记述了由中国人组成的国际兵团,为保卫世界首个无产阶级政权所作的贡献,首次通过中国老兵的亲口叙述,展现了大量该时期革命斗争的具体细节,为后世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和历史线索。

1961年版《中国战士同志》

我买到的2019年再版

本书的两位作者诺沃格鲁茨基(左)与杜纳耶夫斯基(右)

漂泊

在介绍国际兵团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这些中国志愿兵是从哪里来的?他们为什么要远赴俄国?以及人数规模大致有多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工业和战争能力较为落后的沙俄帝国损失惨重,大量男性被征召入伍导致后方劳动力紧缺,无法生产足够的武器弹药,运输军需物资的公路和铁路也无法修筑,俄国统治阶层急需大量廉价劳动力。一开始,他们将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战俘赶入工厂,但这些饿得面黄肌瘦又缺医少药的战俘很快病的病、死的死,从芬兰和加拿大雇来的工人又成天罢工闹事,最后干脆撂挑子回家去了,于是他们盯上了人力资源丰富,但却羸弱不堪的旧中国。

一次大战中的沙俄军队

俄军骠骑兵

沙俄一边用外交手段向民国政府施压(北洋政府曾对德奥宣战,向协约国输送劳动力),一边在中国东北公开招募劳工,资本家与黑中介沆瀣一气,对穷苦又没见过世面的中国农民许以非常丰厚的酬劳,承诺发给他们免费的棉服和皮鞋,住在温暖的木屋里,用宽大的蒸笼蒸精面馒头,返家时还会发放路费,并且来去自由。

大量愿意到外国打工赚钱的中国人,被俄国资本家用最卑鄙的手段,骗上开往遥远冻土的火车,去往西伯利亚的森林、乌拉尔的铁矿、顿巴斯的煤矿、高加索的采石场、摩尔曼斯克的码头,进入自然条件恶劣的荒原和沼泽,从事筑路、伐木、采煤、挖土、凿石等高强度体力劳动,先前承诺的优厚待遇无一兑现,而且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宪兵将不懂俄语,更不知自己身处何地的中国人,看押在集中营般的工棚和土窑里,伙食只能维持最低限度的温饱,没有休息和医疗,等待他们的只有永无休止的工作和死亡,而对于那些敢逃跑的人,工头就放狗咬死或开枪打死,宪兵有时会故意放跑一些人,再赌他们会饿死还是冻死,或谁能跑得最远。在俄国地主看来,这些黄种人不过是商品和奴隶,可以随意鞭打杀害,就算全死光了也无所谓,只要再去中国骗一批就行了。

俄军与华工

住在简陋土窑里的中国劳工

1916年,一批1500人的劳工队伍被拉到西伯利亚的鄂木斯克挖土方。订合同时白纸黑字写着,每挖一立方俄丈土的工钱是3卢布,大家想着干上一年就回家,再兑成银元的确能赚不少,可发工钱时工头却只给1卢布,还得扣除棉服和工具的费用,工地上给工人买米的价格是市价的两倍,连伙食费都要盘剥,许多工人到头来拿不到一分钱,反而还要欠一笔债。等入冬后泥土冻成石头,再也挖不动的时候,工头又开始唱红脸,让工人跟着他去干其他工程,就当是找个白吃饭的地方。举目无亲的华工只好再次登上火车,前往下一个陌生的未知地域,他们当中的一些人被拉到前线挖战壕,再也没能活着离开异乡。

相比之下,那些进入城市的人要幸运一些,他们在糖果厂、织布厂、军工厂里做苦工,每天工作12-14小时,日薪只有几十戈比,这点钱只够勉强填饱肚子,但和那些风餐露宿的同胞们相比已经好得多,最起码能生活在有文明的地方,还有机会学习俄语,通过报纸了解外面正在发生的事。为了在精神上麻痹华工,大地主串通教会,让懂汉语的传教士给工人讲经,忽悠他们经受苦难是见证神的必由之路,在地上受苦越多就容易上天堂,而富人想上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

中国驻俄罗斯使馆提供的资料显示,在一战前后约有45万中国人被骗至俄国从事重体力劳动,因饥饿和疾病而死的人数则无法统计。另有一部分流落俄国的中国人,则是清廷在19世纪末贱卖给英国的苦力,他们在酷热的沙漠中,起早摸黑地为英国人修筑工事,而高高在上的洋大人,对待他们却连牲口都不如,渴死累死的华工不计其数,还剩一口气的人为避免埋在黄沙里风干成木乃伊的命运,只能拼尽全力展开逃亡,他们取道伊朗逃往中亚,再北上越过南高加索的山脉进入俄国。在当时的俄罗斯,中国人被蔑称为「博艾」(音译),即需要贵族管理的贱民,没有正式户口,更不受法律保护,只能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求生。

为英军干苦力的华工被一批批运往中东和西欧

这些中国人还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样的命运

但他们并非毫无希望,因为能够领导广大无产阶级走出漫漫寒夜的人终于出现了,他就是列宁。早在1900年,列宁发表在《星火报》上的文章就充分揭示了白人资本家,试图奴役整个中国的真面目,他是这样说的:“中国人的确憎恶欧洲人,但他们憎恶的不是欧洲人民,而是欧洲大资本家和唯资本家之命是从的欧洲各国政府,憎恶那些来到中国只为大发横财,吹捧自己文明进行欺骗和掠夺的土匪,那些为了获得贩卖鸦片的特权而侵略中国,那些利用传教的伪善掩盖其掠夺政策的强盗,中国人能不憎恶他们吗?”

列宁很早就开始关注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当流落在外的中国人第一次听到列宁振聋发聩的呐喊时,他们的阶级觉悟就仿佛磁铁一般分明起来,即使那些不懂政治的人也能立刻分辨是非。对外软弱无能,对内残酷无情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命令各地的警备队和宪兵对工人运动进行武力镇压,抓捕闹革命的工人,将他们押到广场上鞭打示众再关进监狱,在狱中继续做苦役。但这些都无法阻挡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一条崭新的道路已出现在饱受剥削和压迫的劳动者面前。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以镇压手段残酷无情而闻名

成军

十月革命成功后,苏俄面临的形势依然很严峻,内有企图死灰复燃的资本主义余烬,外有西方世界组成的反俄联军,国家依然处在战争状态,但许多旅俄华工并不知道谁在跟谁打,又为什么要打。在这一时期,许多向中国人介绍共产主义思想的中文刊物,发挥了很关键的作用,《中国战士同志》的两位作者费了不少笔墨,介绍在彼得格勒(圣彼得堡)刊发的《大同报》。

(注:此报非广学会在上海创办的同名报刊。)

这份报纸原名叫《中国工人》,由俄国北部华工联合执行委员会出版。由于整个俄国都没有中文字铅,报纸只能先手写再石印,所以无法刊登照片,但纸张和印刷质量还不错。主编波利万诺夫是著名的东方语言学家,掌握二十多种亚洲语言,能讲一口流利的北京话,就是他将Совет一词,按原文音译为苏维埃,又从儒家经典《礼记》中,取「大同」一词为报纸改名,寓意天下劳动者都能翻身做主得解放。

俄罗斯语言学家尤金·波利万诺夫

《大同报》让许多旅俄华工知道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与共产主义思想,了解了俄国大地上正在发生的剧变。对于文化水平低,搞不清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的华工来说,这份报纸和其他类似的中文刊物教给他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布尔什维克红党要改变穷人做牛做马,富人坐享其成的世道,领导穷苦农奴推翻残暴的官僚、贪婪又懒惰的贵族,所以是好的。而保皇派、哥萨克白匪和彼得留拉分子,却认为贫富不公是天经地义的,还要继续剥削劳苦大众,所以是坏的。

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后,大量中国人纷纷响应号召进入赤卫队,从苦力成为无产阶级战士。参军的浪潮首先从大城市开始,随后涌入偏远地区的村舍和工棚,忍无可忍的华工相继发起暴动,从工头和宪兵手上夺走武器,组成中国志愿兵团参加革命。起初这些队伍非常零散,他们不会使用电报机,懂俄语的人又很少,缺乏与布尔什维克的直接联系,所幸有许多俄国同志自愿加入他们,担负起翻译和联络员的工作。

中国志愿兵与俄国士兵

中国志愿兵

这些中国志愿兵团有许多名字,较为官方称呼是中国红色国际部队,但他们缺乏统一组织,一般是就地编入地方上的赤卫队,所以这个名字并不准确,各部自取的名字倒是更为常用,如赤卫军中国支队、中国国际志愿兵团等,有些连队为了方便称呼,干脆就叫中国连、中国营,具体叫什么取决于建制大小。

在红军部队中,许多俄国兵都无法理解,这些从南方来的契丹人,为什么要挺身保卫别人的国家?一名叫李新红(音译)的战士这样告诉他们:“我们为俄国工人和农民的事业而战,就跟为自己的事业而战一样,因为我们知道锁链是相连的,如果俄国劳动人民砸开了这条锁链的几个环节,那么中国劳动人民要挣脱这条锁链就容易多了”。坚定的阶级觉悟感染了许多俄国人,大家都很欢迎中国志愿兵加入到队伍中。

在同一时期,白军也在想办法招募中国士兵,许多白军将领许诺发放可观的薪饷,漂亮的制服和充足的口粮,可惜中国工人太熟悉这套把戏了,他们宁愿加入条件差很多的红军,也不会再被这些空头支票所欺骗。就这样,一个又一个中国连编入红军建制,为提高凝聚力,通常是将某一地区所有的中国志愿兵,统一编为一个支队,指挥员基本都是中国人,由士兵推举产生,而政委一般是受过一定教育的俄国人,他们负责政治工作,还要与上级保持联系,为部队申请物资装备,各种命令也要靠他们传达。

没过多久,中国志愿兵就随大部队开赴前线。一次大战虽已结束,打不起现代化总体战而狼狈退场的沙皇俄国也被推翻,但新生的苏维埃俄国仍处于四面楚歌的险境之中。英美等帝国主义列强为扑灭革命,勾连日本等十五个国家,于1918年春展开一系列入侵性质的非法武装干涉,还向俄国内部的反动伪政权输送资金和武器,派间谍渗入红军内部进行离间与破坏行动。刚刚战败的土耳其与德国见状,也顺势撕毁停战协定 侵占俄国领土。

干涉军入侵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海参崴招摇过市

被红军缴获的英军Mark V型坦克

表现日本干涉军占领海兰泡(布拉戈维申斯克)的宣传海报

在战况最危急时,俄国四分之三的领土都被占领,而中国志愿兵团几乎是刚一成立,就立刻投入到的战争中。他们不是为某个国家而战,而是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战。

彼得格勒的沈阳人

在众多中国志愿兵团里,书面记载最详尽、史料留存最完整、战斗事迹最知名的,除了任辅臣的红鹰团,还有包青山和他的中国营。1887年,包青山生于奉天(今沈阳)一户苦寒家庭,儿时被侵占东北的沙俄将军带到高加索,在第比利斯(今格鲁吉亚首都)念过中学,能讲流利的俄语。后从将军家逃了出来,辗转来到彼得格勒。他在那里遇到革命浪潮,加入了赤卫队。

在东北家喻户晓的无产阶级战士任辅臣(二排右三)和他的战友

参军时的包青山

认识他的人都形容包青山身材矮小,但体格健壮,行动敏捷,是个充满热情又正直勇敢的南方人,常叼着海泡石烟斗,夹克外总是挎着一支毛瑟手枪,那是他的政委基洛夫赠送的,战士们习惯叫他老基。191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包青山和战友们在捷列克苏维埃共和国的驻地过端午节。他告诉老基,中国人过端午一是要祭祀龙王爷,求他保佑庄稼不遭旱灾 五谷丰登,也是纪念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

这一年的端午节十分难得,自从来到俄国后,许多人还是第一次有机会庆祝家乡的节日。当战士们在俄国包粽子时,眼前巍峨的卡兹别克山与奔腾的捷列克河,仿佛是阔别已久的长白山与黑龙江,他们不再觉得自己是在异国流浪,因为他们找到了要为之奋斗一生的伟大事业。

包青山画像

过完节后,基洛夫只身前往莫斯科去见列宁,他要为部队申请装备。当时部队的规模已经达到一个营,但武器弹药奇缺,三个战士才有一支枪,还要想办法从山民那里买子弹,别说打仗,就连训练也无法保障。当年六月,哥萨克白匪的包围圈越收越紧,中国营驻守的弗拉季高加索几乎成为一座孤岛,然而中国志愿兵却在困境中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也让俄国人第一次见识了东方的战争艺术。

据战士李振东(音译)回忆,包青山为迷惑白匪,命令整连整连的士兵集体搭乘火车,不停往返于各地站台,而他自己则骑着快马到处跑,部队在哪集结他就去哪里视察工作,又命令哨兵昼夜加强巡逻,从城区到郊外,从酒馆到教堂,到处都能看到束戎整装的红军战士。他要让所有人以为,弗拉季高加索已是一座兵城,反正在俄国人看来,中国人的相貌都差不多,也没人认识他们。

到了晚上,包青山又让战士们堆起高高的篝火,扭起东北大秧歌,敲锣放炮喊号子。不明虚实的白匪探子果然中计,以为红军兵力足有一个整编师,而且军纪严明,训练有素,大半夜不睡觉还要上操训练。这一招反·空城计+秧歌战术,成功迟滞了白军的攻城计划,也为从格鲁吉亚来的援军争取了时间。

攻防战在八月打响后,包青山认为敌我兵力相差仍然很悬殊,若是在城外的开阔地带交火,中国营迟早会被哥萨克骑兵包围,于是他将城中百姓疏散到山里,率部将白匪拖入巷战,抵消敌方的兵力优势。在一次战斗中,二十多名红军战士被分割包围在一座机关大楼里,他们依靠厚实的砖墙和两挺机枪固守二楼。楼下的白匪试图用嘴炮激将红军,破口大骂各种歧视黄种人的垃圾话,结果红军只垂下一张纸,上面画着一名红军战士,用不可描述的手势嘲讽白匪。接着,他们又临场发明了「钟摆式」投弹法,就是将手榴弹拴在绳子上,再从二楼抛出去,回摆时正好钻进一楼的窗户中。双方就这样僵持了一昼夜,中国士兵最终凭借声东击西的战术成功突围。

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中国营成功守住了弗拉季高加索,小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然而俄国内外的反动势力,并未放弃这里。哥萨克人强攻失败后,英国人试图用他们最擅长的手段——颜色革命,从内部分化瓦解红军。

与中国部队一同守城的还有奥塞梯骑兵连,其中一位叫卡尔诺夫的老骑兵,早年曾在美国淘金,英语十分流利。他在公园里闲逛时,偶然听到两个中年人用英语交谈,而且能确定那不是美国人的口音,而是来自英国。从他们的话语中,卡尔诺夫判断他们不是商人,更不是普通旅者,而是英国军官,想必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向上级汇报这一情况后,卡尔诺夫被命令在暗中监视。

又过了几天,包青山找到卡尔诺夫,说有两有个可疑人员试图和我的兵套近乎,他们用生涩的汉语讲了许多挑拨离间的话,问士兵们从哪里来 是否被迫参加红军,有没有在战斗中被顶到最前面挡子弹。但凡头脑清醒的人都能听出这种提问居心不良。与其说是询问,不如说就是想让你承认。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竟声称可以为想回中国的人提供证件和路费。一个上海兵听出了毫不掩饰的英国口音,断定他们是随英国入侵部队,在阿斯特拉罕登陆后,继续向南高加索渗透的特务。

两人碰头交换信息后,更加确定了英国间谍的身份,他们应该是要在当地收集情报,给捷列克内部的反动势力,给予情报、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并尝试在红军内部煽动对立情绪。包青山决定干脆来个将计就计,他告诉那个上海小伙子,下次再遇到英国佬,就引到安排好人手的小院儿里,请他「吃顿饺子」[奸笑]

从1919年开始,各地形势愈发危急,战况最紧张的时候,包青山的部队打到只剩一个连。为了给中国营留点种,他们被改编为师部警卫连兼预备队,随军撤到后方休整,当建制恢复为营时已是1922年春,保卫革命成果的战争已接近尾声,大家开始考虑之后该去哪里。有些人决定留在俄国,教当地人怎样种植水稻,预备着和相好的俄国姑娘结婚,去夜校掌握一些技能,重返生产岗位。也有些人决定返乡,回山东,回河北,回到自己日思夜想的黑土地。

名垂后世的中国志愿兵团还有许多,包括参与解放克里米亚的张福荣团,多次击败日军的孙继武营,全部由煤矿工人组成的张川林连等。已逝历史学者彭明先生,在其所著《中苏人民友谊史》一书中提到,在1917至1922年的战争中,约有4万中国志愿兵入伍参战,表现十分优异。另有70多名中国战士进入列宁的警卫队,列宁曾跟他们学习过一些简单的中文,还亲自帮他们找来一位女教师,系统地学习俄语和共产主义思想。其中一名叫李富清的警卫员,在前线作战时四次负伤,战争结束后入选军校仪仗队。在列宁的葬礼上,他曾作为卫兵守在导师的灵柩旁。

李富清素描像

列宁与李富清

黑龙江旅俄华侨纪念馆设立的列宁与李富清蜡像

为纪念中国同志在十月革命与反外国武装干涉的战争中所作的卓越贡献,李富清的故事被搬上荧幕。1959年,长春与莫斯科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风从东方来》,就是以李富清为人物原型改编而成的故事片。

《风从东方来》电影剧照

距俄国革命胜利已经过去一百年,留在那里的中国人早已开枝散叶,俄罗斯各地的中国战士纪念碑仍有部分保存完好。中苏关系正常化后,地方政府机关与华侨联合会会不定期组织扫墓和纪念活动,一些在交恶时期被拆毁破坏的纪念设施也相继修复或重建。在克里姆林的宫墙下,中国无名烈士纪念碑被安置在紧靠列宁墓的位置。由于年代久远,许多人的名字和故事已无从考证,碑上只刻以张、王两大姓纪念这些国际主义战士。

弗拉季高加索革命广场的中国志愿兵纪念碑

后记:

1925年,包青山被苏联政府以反革命罪名逮捕,1926年遭杀害,1991年才得平反。

包青山狱中照

1937年,尤金·波利万诺夫被诬陷叛国入狱,1938年遭杀害,1963年平反。

波利万诺夫波利万诺夫股票配资哪家好推荐

发布于:天津市



Powered by 在线股票配资网_正规股票配资网站_股票杠杆精选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